全厦门人都爱吃的鸭肉面线,出自这位低调十几年的集美好人!
飘香26年
一碗熟悉的鸭肉面线吃了几代人
说起最正港的厦门味道
无人不晓“味友----鸭肉面线”
作为首届厦门老字号
味友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期间
曾五次亮相央视各大栏目
赚足全世界的目光
深耕集美的美食品牌走向全国观众的视线
你可能不知道
侨英街道凤林美社区王瑞祥
还低调做公益十几年
怀抱一颗孝老爱亲、知恩图报的心
用实际行动回馈家乡,扶危济困!
王瑞祥
1967年出生,集美区侨英街道凤林美社区人,厦门市味友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,担任厦门市人大代表、集美区政协常委、厦门市工商联(总商会)副主席、集美区商会会长等多个职务。2018年,王瑞祥家庭被评为“福建省第十一届五好家庭”。
今天,让我们一起走近王瑞祥
今年重阳节,凤林美社区老人协会像往年一样热闹,老人们收到王瑞祥送来的手工面线、食用油、米等,都乐开了花。“不仅重阳节,中秋节、春节他也来给我们老人送关怀。”该协会会长王亚国连连称赞。
▲王瑞祥(左二)问候凤林美社区老人协会,与老人们拉家常(以上2图/厦门日报记者:黄晓珍 摄影)
王瑞祥是从凤林美社区(原凤林村)走出来的民营企业家。从凤林村口的一间小店,到厦门岛外最大的餐饮连锁企业,王瑞祥的事业越做越大,但始终不变的是他那颗孝老爱亲、知恩图报的心。十几年来,他坚持以公益事业回馈乡亲、扶危济困,为家乡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。
资助许多贫困生
不肯以自己名字命名奖助学金
▲做远洋船大厨时期的王瑞祥
王瑞祥16岁职高毕业到集美宾馆学厨,22岁因劳务输出被外派到香港环球公司远洋船做厨师。
上世纪90年代初,家里的土地被征用建设集美台商投资区北部新区,王瑞祥一边笑称自己成了“失地失渔”农民,一边慧眼如炬地看到了商机。他在村口开了一百多平方米的小店面,摆上几张桌子,自己买菜、炒菜、收银,连员工算起来总共五个人,味友的雏形算是形成了。
经过26年的发展,企业在不断做大,王瑞祥身上始终不变的是朴实低调与感恩之心。
“我的店开在村口时,道路拥堵,停车很不方便,村里人都很照顾我,让我的顾客把车子停在他们家门口。”王瑞祥说,味友是在乡邻们的支持下慢慢做大做强的,现在是时候回馈他们了。
事实上,早在2003年,味友还“蜗居”在凤林村时,王瑞祥就开始资助村里的老人协会。每逢春节、中秋节、重阳节等传统节日,王瑞祥都会带着员工,提上店里的手工面线、食用油等,慰问老人协会的长辈们。儿童节,他也会专门购置一些文具,送到有需要的学校。
▲厦门日报记者:黄晓珍 摄影
王瑞祥慷慨解囊,连续十几年参加市属各慈善机构组织的向困难户赠送“年夜饭”的活动。他济危助困的范围还延伸到2000公里外的甘肃省临夏州和政县,支援当地的学校建设。在集美区,他资助了许多贫困生,却不愿设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奖助学金。
“哪里有需要,我就帮助到哪里。”十几年来做慈善一共花了多少钱,王瑞祥没有算过。他说,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改革开放的带动,作为企业家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来回馈社会。
“小时候家里煮鸭肉汤,母亲都会特意挑最好吃的鸭腿加面线,让我先端去给隔壁的奶奶吃。”在王瑞祥的记忆里,父母对奶奶非常孝顺。鸭肉面线是家的味道,这也是王瑞祥开店至今,仍将鸭肉面线作为主打菜的原因之一。
耳濡目染之下,王瑞祥传承了这一以孝老爱亲为核心的家风。直到现在,王瑞祥要出门,还是会第一时间跟母亲说。王瑞祥一家已四世同堂,每周末,他的弟弟、妹妹都会回家,全家一起陪78岁高龄的母亲吃饭。
▲林小芬 摄影
在王瑞祥的言传身教下,他的儿子王鑫也开始做公益,但是父子俩都很低调,从不张扬,所以彼此并不了解对方资助的项目。在王瑞祥捐助的一次慈善拍卖上,王瑞祥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到场,王鑫被找来“救场”,他还是通过打电话才知道父亲为这次慈善拍卖提供了哪些帮助。
2018年,这个孝道传家、和睦温馨的家庭,被评为“福建省第十一届五好家庭”。
这就是我们最熟悉的乡邻
孝老爱亲、知恩图报、热心公益
为“味友”当家人王瑞祥点zan~
▌集美区融媒体中心出品
▌厦门日报集美站记者:林桂桢
▌编辑:黄碧娟 责编:欧阳端凤
▌编审:王德胜
▌天下集美原创,未经授权,严禁转载!